今天上午,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(以下简称“方案”)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。国务院拟组建应急管理部,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。
方案提出、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,组建应急管理部,民政部的救灾职责,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、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、农业部的草原防火、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,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、国家减灾委员会、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、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,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,将整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,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介绍。其中民政部门所涉及的救灾职能,组建应急管理部后,就需要划转出去。
民政部涉及救灾的职能包括拟订救灾工作政策、组织、指导救灾捐赠,组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,负责组织核查并统一发布灾情,承担国家减灾委员会具体工作,管理、分配中央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,负责组织、协调救灾工作。
顾朝曦举例说:“应急响应需要随时待命。24小时不关手机,在路上了解灾情,如遇紧急情况,我就从接电话的地方直接去机场。”
他认为,国务院组建应急管理部可以提升救灾效率。救灾需要统一协调,还要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,做好救灾物资的保障,除了现场救援外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认为、造成了救援资源的大量浪费,这些力量由统一的部门来管理,很多政府部门都有救援力量,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。组建应急管理部非常好,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。
有专业人士表示。由于涉及到多头管理,在以往救灾工作中,有时会存在协调上的问题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在小组发言时说、去年他为了救灾的相关工作来了4趟北京。以前、救灾工作存在“九龙治水”的现象。今后、把救灾的相关工作整合起来,组建应急管理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
值得注意的是,明确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各自职责分工,应急管理部要处理好防灾和救灾的关系,建立协调配合机制,方案中提出。
对于如何处理防灾与救灾的关系、而不仅重视救灾一方面,应该重在防灾减灾,益西达瓦认为。随着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改革,要随之树立起正确的救灾观和政绩观。